欢迎进入欧宝平台人力资源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欧宝平台新闻动态
欧宝平台为广大企业提供更加轻便、高效、经济的人力资源服务
欧宝平台辽宁举行“聚力‘八大攻坚’打好打赢攻坚之年之战”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八场)
发布时间:2024-03-26 16:10
  |  
阅读量:

  2024年3月22日10时,辽宁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辽宁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辽宁省民政厅、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辽宁省卫生健康委、辽宁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同志介绍辽宁省增进民生福祉,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攻坚突破,特别是积极扩就业促增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设教育强省、实施健康辽宁行动、推动文体旅融合发展、加快城市老旧小区改造等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召开“聚力‘八大攻坚’打好打赢攻坚之年攻坚之战”主题系列第八场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我省增进民生福祉,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攻坚突破,特别是积极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设教育强省、实施健康辽宁行动、推动文体旅融合发展、加快城市老旧小区改造等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谷孝红先生、省民政厅副厅长张斌先生、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国林先生、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卢锡超先生、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代颖女士、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副厅长曹桂喆先生。下面,首先请谷孝红副厅长介绍情况。

  2024年以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五次、六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两会精神,聚焦实施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着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攻坚突破,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坚持稳岗扩岗保用工,着力抓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坚持保基本、兜底线,在社会保障领域采取更多暖民心、惠民生的务实举措,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截至2月末,全省城镇新增就业7.9万人,同比增加5.6%,完成省确定目标任务(46万人)的17.1%。18-45岁中青年群体新就业占比稳步提升,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全省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工作平稳运行,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2月末全省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933.1万人,较上年末增长2.7万人,为打好打赢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攻坚之年攻坚之战,为取得2024年首季“开门红”贡献了人社力量。

  2024年,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紧密围绕“扩就业 增收入”,重点强化全要素支撑、多部门协作、跨区域联动的促进就业工作模式,继续以“清单化、项目化、工程化”为抓手强落实,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抓好全年重点工作。

  一是聚焦经济发展“主战场”,把保用工、稳岗位作为首要任务。我们在充分总结和运用前两年“春暖辽沈·援企护航”专项行动成果的基础上,决定在全省升级实施“春暖辽沈·惠企护航”保用工促就业助振兴攻坚行动(3.0版),确定了17项系统联动、高度协同、贯穿全年的子行动,把服务企业作为核心内容,注重延伸服务,人社服务专员人社专员深入一线个重点产业集群建设过程中的用工引才需求,全面提升民营企业就业政策服务落实效率,着力解决企业“招工难”的突出问题。注重惠企减负,重点支持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打包打捆提供专项贷款、社保补贴、税费减免、用工指导等政策服务支持,真正为企业降低生产经营负担,为增设就业岗位创造更多空间。注重提升质效,全面提升补贴资金审批效率,“直补快办”落实就业政策,持续推动线上“一网通办” “一次办结”,让广大企业第一时间享受到政策红利。全年计划释放人社领域政策红利和发放惠企拓岗贷款70亿元以上,帮助企业解决用工缺口70万个以上。

  二是释放振兴发展“好声音”,把引人才、促就业作为重点方向。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实施以来,辽宁对人才的吸引和集聚能力显著提升,呈现出“孔雀向北飞”的良好态势。我们将继续巩固增势、发挥优势,引导广大青年群体积极投身振兴发展事业。重点强化政策供给,充分整合、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欧宝平台,投入更多资源,在岗位开发、技能提升、创业支持、人才评价、社会保障、权益维护等方面进一步拓展政策空间,做实人才“引、育、留、用”全方位保障。重点强化服务对接,抓好2024届高校毕业生、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登记失业青年就业服务,开展“振兴有你·就有未来”高校毕业生留辽来辽就业促进行动,提早将公共就业服务送进校园,在下半年重点开展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双百日”攻坚行动,确保整个毕业学年就业服务供给不断、力度不减。支持高校毕业生在新业态领域就业,鼓励平台企业为青年劳动者提供更多就业岗位。重点强化宣传推广,开展双一流高校学子“辽宁行”活动,组织省内优秀高校毕业生开展“一圈一带两区行”活动,打造“就来辽”融媒体就业服务品牌,提升辽宁就业市场热度和区域影响力,打造人才近悦远来的良好生态。

  三是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把提技能、强供给作为核心抓手。我们将立足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和提升劳动力整体素质,重点抓好应用型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外国专家队伍建设,为我省实施重大战略、升级重点产业提供优质人力资源支撑。围绕技能提升,聚焦市场需求、产业布局和发展需要精准开展技能培训,开展“技能就业、技能增收、技能成才、技能报国”行动2.0版,重点支持高校毕业生、新入职职工等青年劳动力提高实践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缩短就业准备期。全年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20万人次。围绕载体搭建,举办辽宁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对成绩优异选手按规定晋升等级、授予相关荣誉称号并落实待遇;加强重点产业企业科研平台建设,着力提升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规模和质量,持续推动成果转化应用助力产业升级。围绕增长点培育,实施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工程,支持和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服务覆盖广、对接精度高、应用效果好的就业服务,做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蛋糕,提升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四是畅通基层就业“服务圈”,把强保障、兜底线作为工作根基。我们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着力解决困难群体就业方面难题,持续关注新业态劳动者、农村转移劳动力权益保障,坚决防范规模性失业、群体性失业风险隐患。突出体系搭建,在全省建设一批“舒心就业”指导服务站点,将公共就业服务有机融入“15分钟便民服务圈”,延伸服务链条,确保各类劳动者能够享受到标准化的公共就业服务。深入推进创业型城市和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建设,持续规范零工市场建设,以助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为导向培育劳务品牌、培训品牌、直播服务品牌。突出困难帮扶,抓实“帮扶7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省政府重点工作任务,重点关注25岁以下失业人员、长期失业者(失业半年以上)和大龄失业人员,落实月服务联系制度。摸清困难群体就业服务需求,分类提供就业服务政策清单,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1人实现就业。突出权益保障,以打造友好型就业创业新生态为引领,推动创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研究制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实施方案,重点强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维护,推动劳动保障案件减存量控增量,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2024年,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聚力实施“八大攻坚”,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推进社保领域制度改革和创新,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增进民生福祉。2024年1月1日,我省启动实施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实行工伤保险基金省级统收统支,基金省级集中管理。全省实现工伤保险政策、认定鉴定办法、待遇调整标准、基金收支预算管理、经办服务规程和信息系统“六统一”,工伤保险工作整体迈上新台阶。省级统筹后,全省统一工伤医疗费用结算办法,实现工伤保险协议机构省内互认共享,保障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全省统一经办规程,群众办事更加便捷、高效,窗口经办有章可循、清晰明了,工伤医疗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全省统一工伤保险基准费率,超过90%企业受益。2024年1月1日起,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丧葬补助金制度。丧葬补助对象为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既包括领取待遇阶段的死亡人员,也包括参保缴费满1年以上的缴费阶段死亡人员。丧葬补助金标准全省统一为12个月的上一年末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全省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下一步,将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是落实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要求,巩固和完善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省级统筹制度。二是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提高20元。三是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在全省范围启动个人养老金制度,积极推动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

  大家上午好!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我省民政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攻坚突破方面,民政部门肩负着民生兜底保障、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等重要职责,需要我们积极主动服务和融入发展大局,以“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在攻坚之战中彰显民政部门更大的担当和作为。今年,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4个方面工作。

  第一,加快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出台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等政策,推动将专项救助拓展至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成员,形成梯度救助格局。强化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拓展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功能,加强低收入人口监测预警。完善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提升救助对象认定精准度,实现对困难群众的精准识别。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研究建立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人民群众平均消费支出水平相协调的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规范全省低保标准调整方法、程序和时限。根据物价上涨幅度,适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及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谋划开展困难群众兜底保障攻坚行动,实现对救助对象的精准识别、精准救助。为71万困难和重度残疾人分别发放生活和护理补贴。深入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扎实做好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服务工作,持续开展好“夏季送清凉”“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加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深入实施“阳光慈善”工程,持续提升“乐善辽宁”品牌影响力,充分发挥慈善第三次分配作用,让共同富裕的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第二,坚持儿童利益优先原则,努力提升儿童福利服务水平。针对孤儿,以档案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坚决落实“一人一档”要求。针对流动和留守儿童,切实履行好牵头职责,加快建立工作机制,落实好摸底排查、建立台账、关爱帮扶等重点任务。针对其他困境儿童,完善保障工作网络,建立健全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体系。落实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养育、助医、助学等政策。为在普通全日制专科以上中高等院校就读的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每人发放助学金1万元。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实施精神素养提升、监护提质、精准帮扶、安全防护和固本强基“五大行动”。安排800万元省级福彩公益金支持14个单位开展“辽蕾计划”试点项目,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心理健康服务等社会服务。此外,深化开展儿童福利机构“精准化管理 精细化服务”质量提升行动。

  第三,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持续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推动各市制定出台本地区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落实政策。聚焦失能失智老年人和中低收入群体,开展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自愿集中照护服务工作,改造提升10个以上城乡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5万户,织密织牢养老服务兜底保障网。围绕老年人“家门口”的养老,推动养老服务进社区、进家庭,倾力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组织实施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加快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推进县乡村三级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大供养服务机构整合力度,指导各市发挥“农村幸福院”功能,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加强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推进职业水平评价,举办职业技能大赛,提升养老护理员能力素质。此外,完善优化综合监管体制机制,启动养老服务机构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构建让老年人及其家属能够信任、养老服务机构重信用、社会公众有信心的养老服务监管体系,提升机构养老服务质量,让全省老年人都能过上安心、顺心、舒心的晚年生活。

  第四,多措并举提升为民服务效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加强安葬设施规划布局,推动将公益性公墓等安葬设施建设纳入国土空间规划,推进县域公益性殡葬设施建设,年底前新增3个市县公益性骨灰堂。大力推进节地生态安葬,推广骨灰免费海葬,宣传绿色环保的现代殡葬理念,推动降碳、减污、扩绿,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进一步加强数字民政建设,以省级民政服务管理平台(金民工程)为牵动,深化“互联网+民政服务”,推动更多民政服务事项“就近办”“网上办”“指尖办”。目前,已实现困难群众救助标准自动测算和救助方案智能化出具,国内居民婚姻登记、残疾人两项补贴资格申请、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认定申请等事项“跨省通办”,社会组织成立、变更、注销登记和章程核准、公开募捐资格审核、慈善组织认定等审批事项“一网通办”“一网统管”。还将牵头深化公民婚育一件事、身后一件事集成化办理,推动低保申请、审核确认和养老服务津补贴申请全流程网办和跨市通办,依托“辽事通”APP人脸识别认证授权,实现信息核对一次授权、全网通办、异地可办。

  此外,还要推动区划地名、福利彩票与文体旅融合发展。深入开展“乡村著名行动”,讲好辽宁地名故事,持续为乡村振兴和文体旅融合发展蓄势赋能。加快推进以“山海有情 天辽地宁”为主题的即开型福利彩票上市,大力宣传推介我省优质旅游资源,吸引更多游客来辽消费,为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积极贡献民政力量。

  全省教育系统牢牢把握教育的民生属性,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一是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全省普惠率达到89.9%,比上一年增加7571个普惠学位;二是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完成13个县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省级验收,新增5.4万个优质学位;三是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优质特色高中占比达到56.4%,比上一年提高6.2个百分点;四是推动特殊教育普惠发展,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安置率持续巩固在100%;五是建立全方位的学生资助体系,惠及学生171.5万人次,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六是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16个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区)受益学生40余万名,人民群众在教育方面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2024年,是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着力抓好教育民生保障至关重要。省教育厅将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按照省委打好打赢攻坚之年攻坚之战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牢牢把握教育的民生属性,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

  一是在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上攻坚发力。深入实施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通过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规范建设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不断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到2024年底,全省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0%。

  二是在创建新优质义务教育学校上攻坚发力。推进优质资源挖潜扩容,完成16个县(市、区)优质均衡省级评估验收,创建200所优质学校,办好群众满意的“家门口”学校。

  三是在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教育资源上攻坚发力。深入挖掘优质教育资源潜力,全省优质特色普通高中占比达到58%,新增普通高中招生计划8000个,其中新增省优质特色普通高中招生计划6000个。

  四是在建立全方位的学生资助体系上攻坚发力。全面落实各项学生资助政策,落实资助资金24亿元,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持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惠及16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39万名左右。做好义务教育阶段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招生入学工作,确保入学安置率达到100%。

  五是在持续深化“双减”上攻坚发力。持续抓好校内“三提高”和校外“两严格”。一方面,做好校内“三提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严格落实“零起点”教学要求;加强作业管理,在“压总量、控时间”基础上,注重“调结构、提质量”,不断提高作业的针对性、有效性;严格规范课后服务行为,全面落实“五项严禁”要求,丰富课后服务内容,统筹用好社会资源,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另一方面,做好校外“两严格”。对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不再审批,严格审批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对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严格管理,加强校外培训监管执法体系建设,强化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综合治理,规范非学科类培训行为,推进“互联网+监管服务”,切实提升服务支撑能力。

  攻坚之年,省教育厅将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锚定打造新时代“六地”目标定位,紧盯教育民生领域,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强省建设,为打好打赢攻坚之年攻坚之战、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贡献教育力量。

  今年是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省文化和旅游厅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践行习文化思想,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锚定“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目标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目标,以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为着力点,出实招、重实效,用心、用情推进文旅惠民,切实办好民生实事,彰显文旅担当。我们将从以下两方面来重点发力:

  落实好《政府工作报告》任务目标,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高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和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开展第四次文物普查,加强文物系统性保护和合理利用。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化中外人文交流,提高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

  一是提升艺术创作生产演出水平。完善文艺创作展演机制,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办好第十二届全国杂技展演,举办“菊苑流芳”第九届辽吉黑蒙四省区地方戏曲优秀剧目展演、“家乡美”旅游歌曲演唱会等文艺活动。全年开展“奋进新时代,振兴新突破”公益惠民演出1000场,让百姓在家门口享受高品质文化生活。

  二是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融入群众体育元素,统筹用好基层各类文体旅设施资源,实施公共文体新空间行动计划。推进智慧图书馆和公共文化云项目建设,持续做好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举办省第十八届群星奖评奖,持续打造“四季村晚”等品牌活动。有效实施文化进万家、戏曲进乡村等文化惠民工程,活跃城乡群众文化生活。

  三是强化文物保护管理与活化利用。参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实施“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推进博物馆建设,推出一批精品文博展陈。开展《守望丰碑 薪火相传——辽宁“六地”红色印记主题展》巡展。做好文物古迹资源保护利用开发,开展文物建筑参观游览、文化教育、科研展陈、社区服务等活动,充分发挥文物资源的社会教育和公共服务功能,让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全年计划举办博物馆主题展览45场、主题社教活动2800余场,建成14个对公众开放的长城文化展示点。

  四是提升非遗保护传承水平。出台《辽宁省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实施方案》,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举办“非遗购物节”“辽海情韵”等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培育知名辽宁非遗品牌。选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校园、进社区活动,提升学生和群众的文化认同感、参与感、归属感和凝聚力。全年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社区公益惠民活动100场。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诗和远方”是我们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省文化和旅游厅聚焦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需求,大力发展文旅事业、文旅产业,坚持完善文体旅融合发展环境,提供高品质的文体旅融合产品,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一是着力推进文体旅高质量发展。研究制定《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实施方案》,聚焦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锚定示范地建设目标,大力发展文旅事业文旅产业,推进文体旅深度融合。高标准筹备召开2024年辽宁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力争做到“一地举办、辐射周边、带动全省”。围绕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前瞻谋划文化和旅游产业项目提质升级,促进技术创新、内容创意、生产方式、业务模式、组织结构等全面革新。

  二是着力打造文体旅融合产品。丰富冰雪、海洋、边境、赛事文化内涵,植入休闲旅游要素。针对不同客群需求,推出更多满足市场多元需要、富有特色的体育旅游产品和线路,重点推进文娱旅游、体育旅游、老年旅游、入境旅游、数字文旅、国潮文旅、非遗旅游、乡村振兴农文旅示范、城市更新文旅商融合等系列产品供给,开发体验性、互动性强的旅游体育旅游项目。擦亮“百城千味·辽菜香”“嬉冰雪、泡温泉,到辽宁、过大年”和“乡约辽宁”“海上游辽宁”等品牌项目。

  三是着力建设文体旅融合目的地。鼓励体育场馆、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等场景不断丰富体育赛事、文旅活动供给。整合利用优质资源,盘活存量,建设富有文化底蕴的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推出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乡村旅游集聚区、乡村旅游目的地欧宝平台。

  四是着力培育文体旅融合新业态。实施“文旅+”“+文旅”,促进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交通、商业、工业、城市更新等各领域的深度融合。打造具有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的数字体育旅游消费新场景,融合发展体育非遗与休闲旅游,打造文体旅核心吸引物。推出康养旅居、红色研学、冰雪温泉等融合发展新业态,发展冰雪运动、水上运动、航空运动、电子竞技、户外健身等文体旅新产品。

  五是着力构建文体旅消费综合体。实施重大文体旅项目带动战略,加快引入高端特色目的地消费体验项目,依托重点商圈商街、城市公园、休闲街区、文体场馆等设施,打造文体旅商联动的一站式消费综合体。支持建设主题公园(乐园)、赛马场、赛车场、特色街区、主题博物馆、主题酒店群、主题演艺、水上游乐项目、滑雪场等特色文体旅消费项目。大力发展演艺经济、赛事经济、夜间经济和首店经济等。

  总之,2024年,省文化和旅游厅将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贯彻落实省政府的工作安排部署,锚定“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目标,全面推进文体旅高质量发展,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推动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实现新突破,为打好打赢攻坚之年文旅攻坚之战而不懈努力。

  做好卫生健康工作关乎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关乎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大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坚决贯彻落实习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批示指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积极构建以地域和人口为基础网格化布局的医疗服务体系、公共卫生体系和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先后出台强化乡村医疗、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中医药强省等一系列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推动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大力开展“改善就医感受 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不断提升患者就医获得感。目前,全省人均期望寿命78.9岁,孕产妇和婴幼儿死亡率控制在较低水平,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不断提升。

  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打好打赢三年行动攻坚之年攻坚之战决策部署,在保障和改善百姓健康福祉上聚力攻坚,深入推进健康辽宁建设,全面构建系统连续、优质高效、方便可及的医疗卫生体系,以硬措施、硬作风不断提升覆盖全生命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卫生健康服务保障能力。

  强化规划引领。构建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龙头、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为骨干、市县高水平医院为支撑的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连续协同、运行高效、富有韧性的整合型公立医院发展新体系。推动国家肿瘤和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尽早投入使用。欧宝平台发挥好大型公立医院的牵头作用。加快网格化布局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促进各级各类医疗资源供需更加匹配,诊疗格局更加有序。以满足重大疾病临床需求为导向推进重点专科建设。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院,根据疾病谱特点,加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和培育力度,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和标准体系,打造具有辽宁特色的国家、省、市、县四级临床重点专科群。2024年新增省级、市域、县域临床重点专科不少于100个。

  在全省各县(市)全面推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大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让群众就近就便享有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继续建强一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持续改善基础设施和基本设备配备,全年建强乡镇卫生院32所、村卫生室979所;到2024年底,累计建强乡镇卫生院450所、村卫生室9000所,持续提升基层防病治病能力。持续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围绕方便居民就医、优化服务提供、简化就医流程、改善服务体验、做好慢病管理、提升签约感受等落实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措施。深化城市支援农村工作。按照“统筹布局、分区包片”的原则,确定支援关系,城市三级公立医院派出专家,驻守指导县域医共体临床、药学、护理、管理等工作。

  推进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落实疾控体系改革。稳妥有序推进市、县级疾控中心与同级卫生监督机构整合重组。提升检验检测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智慧化多点触发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提升重大疫情应对处置能力,省级建设1支车载化国家传染病应急队伍,在市、县层面建设118支基层传染病应急小分队。加强发热门诊、传染病医院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传染病“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的能力,年底前,完成全省14家传染病医院和19家发热门诊诊疗能力提升。

  全面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7月底前,力争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投入使用;力争年底前,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具备开工建设条件;积极支持辽宁省蒙医医院建设发展,与内蒙古蒙医院建立帮扶关系,在专科建设、人才培养、蒙医药古籍文献研究等方面加强合作交流,促进蒙医药事业发展。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持续推进第五批国家中医优秀人才轮训和中期考核;做好全科医师转岗培训、“西学中”人才培养等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工作。支持中医药产业发展,支持并指导桓仁县、清原县2个中医药健康产业先导区建设,年内再建设省中医药健康旅游和养老服务基地各3-5家。持续加大中医药服务对外交流合作力度。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政策,持续优化服务供给,不断提升服务水平,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确保完成“十四五”千人口婴幼儿托位数4.5个目标。优化妇幼健康服务,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实施母婴安全和健康儿童提升行动,对88所危重孕产妇和78所新生儿救治中心管理评估,进一步提升救治能力。推进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工作。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支持老年病医院、护理院、康复医院等建设。推动全省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疗机构设置老年医学科,大力推进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开展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

  2023年,全省住建系统围绕中心大局,面对急难险重任务,冲锋在前、攻坚克难,全力做好住建领域稳增长、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住建事业稳中有进,民生保障成效明显。去年,全省开工改造老旧小区1428个、完工1357个,惠及居民71.4万户,欧宝平台改造规模居全国首位。改造各类老旧管网7842公里,新建口袋公园1300个,建设完整社区17个,生活垃圾分类居民小区覆盖率达91.8%,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4.2%。启动保障性住房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两大工程,筹集建设3.1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租房和提前退休提取住房公积金实现了“跨省通办”。

  2024年,我厅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导向,以实施重大民生工程为抓手,优化城市建设发展方式,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聚力攻坚,让城市更有“温度”。重点将抓好以下6项民生工作:

  一、继续实施老旧小区改造。今年全省再改造700个老旧小区、4463栋楼,建筑面积1800万平方米,惠及居民25.6万户。在38个社区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完善社区服务功能,补齐社区服务设施短板。改造中,我们将聚焦为民、便民、安民,抢先抓早,建立项目管理台账,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压实参建各方主体责任,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全覆盖,努力实现当年开工、当年完工。我们将坚持党建引领,鼓励社区网格员、老党员、居民代表等参与改造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畅通群众投诉渠道,解决群众反映问题,切实把老旧小区改造这项惠民工程打造成群众的满意工程、暖心工程。

  二、开展高空“蜘蛛网”问题专项整治。目前,不少老旧小区楼与楼之间、楼体表面之间飞线交织密布,大多年久失修,线路设施陈旧老化,运维养护不及时,电路起火等事故时有发生,存在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也影响小区居民出行便利和生活环境,群众形象地称之为“蜘蛛网”,对此意见很大。今年,我们将结合老旧小区改造,与通信、电力等单位联合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老旧破损、存在安全隐患、影响群众生活的高空“蜘蛛网”线缆,通过线路规整、管线入地等方式,因地制宜实施改造,为群众打造一个环境优美、秩序井然、安全宜居的生活环境。

  三、大力推进老旧管网改造。落实《辽宁省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实施方案(2022-2025年)》,今年,全省将再改造老旧管网4600公里,其中燃气管网300公里、供水管网1500公里、供热管网1500公里、排水管网1300公里。在供暖工作方面,狠抓供热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升,持续开展“访民问暖”,坚持抓早抓小,变“冬病夏治”为“冬病春治”,主动公布“冬病春治”改造维修计划并接受群众监督。围绕故障、投诉、舆情“三本台账”,开展热源和供热企业评估,整合供热企业,推动备用热源和管网互联互通建设。

  四、加快海绵城市建设。全省将持续推进“易涝点”整治和雨污分流改造,更新改造混错接的雨污水管网,修复破损和功能失效的排水防涝设施。老城区按照排水分区,因地制宜推进雨污分流改造,新城区积极落实海绵城市要求,实施雨污分流建设。系统推进排水管网、泵站、排涝管道建设,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和城市安全韧性。将海绵城市建设与城市“口袋公园”、城市绿地改造相结合,指导沈阳市、葫芦岛市完成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工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做法。

  五、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逐步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保障性住房,由城市政府按划拨方式供地,按保本微利原则配售,聚焦“一旧一新”群体,重点保障住房困难的城镇家庭和引进的人才,实行全运营周期封闭管理。今年,我们将组织推动沈阳、大连等市围绕“人、房、地、钱”四个方面,以解决“为谁建、建多少、谁来建、怎么建”为核心,把握好保障性住房建设、配售等关键问题,不断完善配套政策。按照以需定建、职住平衡要求,摸排需求规模,落实建设用地,做好组织实施,推动项目建设。

  六、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围绕住房、小区(社区)、街区、城区(城市)4个维度和国家明确的多指标体系开展城市体检,科学“把脉”、精准“开方”,查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影响城市竞争力、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弱项,建立健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巩固提升”的城市体检工作机制,整体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品质提升,有效解决“城市病”,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住房城乡建设在统筹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民生福祉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等方面的作用,在攻坚之年攻坚之战中打头阵、当先锋。

  谢谢曹桂喆副厅长。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请先通报所代表的新闻机构。请记者朋友们举手提问。

  去年以来,我国文旅产业蓬勃复苏,动能强劲,多地召开的两会上,都将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重中之重。请问,为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辽宁将如何推进文旅融合创新,将文旅行业打造成民生幸福产业?

  当下,火爆的文旅已成为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新生活方式。它是民生,更是我们追求辛福生活的方式。

  我们知道,去年,“东北”“尔滨”“辽宁”相继“火爆出圈”,我们的市场游人如织。据一季度最新统计,到辽宁洽谈的文旅项目数量和投资的总金额都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了翻番,投资信心的提振既是市场向好的反应,更是我们大家共同努力的必然结果,是我们践行省委省政府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的生动实践。这些文旅项目的招引开工建设,以及后期的运营,将为我们本地的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文旅经济的繁荣将为人民群众的增收,特别是乡村旅游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近期我们已经启动以“赏花观鸟”为主题的辽宁省春季旅游宣传推广活动,推出一系列沉浸式、互动式的旅游产品及辽宁好看点、玩法以及有趣的体验方式。比如这个季节的天鹅湖,天鹅成群结队,吸引了大量的摄影爱好者和游人前往我们的朝阳等地区。随着候鸟陆续来到,辽宁成为“鸟的天堂”,这也是文旅行业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最有力的宣传,让人民群众通过赏花观鸟来共享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我们深切感受到,这一次冬季的火爆,得益于我们提供的丰富的旅游产品和周到服务,“听劝”,多倾听人民群众的声音,让我们的城市越来越美,让我们的居民和游客互动起来,达到文旅事业、文旅产业的协同和主客共建共享的协同。让我们的居民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更加为辽宁感到自豪,文旅行业为辽宁振兴突破提供了更好的“精气神”。当下,政府、企业、社会、人民群众、媒体大家双向奔赴,推动文旅事业繁荣,文旅产业发展,已经形成广泛的共识。在此也恳请各位媒体记者,持续鼎力支持我们春季文旅事业、文旅产业的各项活动的宣传报道,让全国人民到辽宁来。

  新的一年,我们切实地将做好文旅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不断地增强文化和旅游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用心、用情、用力践行文旅惠民,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聚焦民生关切,书写幸福答卷,真正将文旅行业打造成民生幸福产业。

  请问,省卫生健康委在改善医疗服务、提升患者就医感受方面作了哪些部署?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我们始终把“以病人为中心”贯穿于医疗服务各环节,整体提升医疗服务的舒适化、智慧化、数字化水平,持续优化作风、优化环境、优化流程,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着眼服务全流程,让看病就医更加便捷、老百姓更加舒心。从患者出发,围绕诊前、诊中、诊后全面推进如优化门诊流程,压缩门诊取号、缴费、打印报告等环节,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弹性安排门诊时间、解决老年患者就诊“数字鸿沟”等举措落实,以改善服务的“小切口”来撬动看病就医的“大民生”。二是信息化赋能推动预约诊疗更加精准高效。在全省二级及以上医院普遍建立预约诊疗制度,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改善预约诊疗精准度,提升智慧服务能力,推行检查检验集中预约,提高医疗服务效率,缩短患者等待时间。目前,我省三级医院全部开展分时段预约诊疗欧宝平台,预约号源投放率达70%。全省互联网医院达到107家,316家医院开展网络、电话、微信、支付宝等多途径分时段预约挂号服务。三是不断提升急诊急救服务患者满意率。实施提升急诊急救能力专项行动,推动全省院前医疗急救网络更加完善,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衔接更加顺畅,急诊急救制度更加健全,就诊流程更加优化,急诊急救医疗质量和服务效率进一步提高。截至目前,120急救电话受理率、急救呼叫满足率均达到100%。全省共266家医院开设急诊,其中192家进行了急诊流程再造,199家增配抢救设施设备,138家完成急诊布局调整,患者满意率达到91%。

  下一步,我们将组织医疗机构管理者亲身感受就医流程,主动征求患者在就诊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和意见,及时破解。引导医疗机构建立“一站式”服务中心,减少患者就诊过程中的环节和时间,打造“更有温度的医疗服务”。持续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建设,不断提升基层服务能力,让群众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得到及时有效救治。

  刚刚发布中提到了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开展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工作,那么请问,省民政厅将采取哪些举措推动这两项工作落地落实?

  家家都有老,人人都会老。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开展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工作被列入2024年我省办好民生实事清单。发展老年助餐服务,是为了切实解决部分老年人吃饭难的问题,让老年人暖胃又暖心。《辽宁省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实施方案》已于近期印发,省民政厅作为牵头部门,将主要采取以下举措推动落实:一是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各市按照成熟一个、建设运营一个的思路,因地制宜规划布局老年助餐服务设施,优先在老年人口聚集区建设,推动将助餐服务设施纳入城市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设,促进服务便利可及。二是鼓励支持养老服务机构、物业服务和餐饮企业等参与发展助餐服务。会同相关部门推动落实各项支持优惠政策。鼓励各市结合实际制定相关政策,对老年助餐服务机构给予建设或运营补贴。三是精准对接老年人的就餐需求,特别是针对行动不便、失能半失能等群体的特殊需求,支持各类运营主体提供老年助餐配送服务,打通老年助餐服务“最后一公里”。四是会同省财政厅今年预算安排福彩公益金,补助各地发放特困人员、低保对象、低保边缘家庭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就餐、送餐补贴,具体的补助办法和标准由各地确定。

  此外,开展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工作,是为了缓解困难家庭照护负担重、照护不到位等难题,更好满足他们的照护服务需求,切实提高生活质量并减轻家庭负担。从今年开始,我省将全面推行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工作,即低保家庭中完全失能的老年人自愿入住养老服务机构,只需要缴纳个人的低保金、残疾人两项补贴,就能够按照当地集中供养特困人员的服务内容和标准享受到集中照护服务,每月实际收费的差额部分,由政府发放救助金进行补齐,个人基本不用再额外花钱。这项工作,遵循“依申请、先评估、再入住、后救助”的原则,符合条件的可以自愿向当地民政部门提出申请,按规定程序入住养老服务机构满30日后,持服务协议和有效缴费凭证申领救助金。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将及时向社会公开公示满足承担集中照护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地址、床位数、集中供养标准等信息,供困难群众自行选择。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我省部署启动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程,请问省教育厅,将采取哪些具体工作举措?

  为落实好教育部等国家三部委关于推动基础教育扩优提质的部署要求,2024年,我省启动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程,具体举措如下:

  一是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我们采取的举措是: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城市新增人口、流动人口集中地区新建、改扩建一批幼儿园,在农村地区每个乡镇至少办好一所优质公办中心幼儿园。同时,加大对学前教育薄弱地区支持力度,通过城乡结对、优质带动、送教下乡等方式不断缩小地区间、校际间的差距,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

  二是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我们采取的举措是:在城市中心城区和县城新建、改扩建一批义务教育学校,扩大优质学位供给。启动新优质学校创建工作,全年创建新优质学校200所左右。完成16个县(市、区)优质均衡发展省级评估验收。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促进集团内校际间管理、教学、教研、师资深度融合,不断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

  三是促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我们采取的举措是:扩大优质普通高中办学规模,全面落实指标到校政策,全年新增普通高中招生计划8000个,其中优质特色普通高中招生计划6000个。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开展城乡学校“手拉手”活动,实现城区优质普通高中帮扶县域高中全覆盖。

  四是强化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我们采取的举措是:通过特殊教育学校就读、普通教育学校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方式,确保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安置率达到100%。推进特殊教育学校和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设,实现县级以上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全覆盖。

  此外,我们还将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加强科学教育,推进“双减”工作,实施“五育并举”,严格执行“零起点”教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数字化水平,多措并举推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实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老旧小区的高空“蜘蛛网”问题,不仅影响市容市貌和居民出行,还存在老化漏电、造成火灾等安全隐患。请问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将采取哪些措施保证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改造供用电线缆和通信管线。对具备条件的线缆,采取“上改下”方式,做到应入地尽入地;对不具备条件的,实行序化规整。

  二是加强部门单位之间统筹协同。老旧小区高空“蜘蛛网”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是一项较复杂的综合性工作,涉及通信、电力等多个部门单位、多个领域,各部门之间要紧密配合、协同作战、形成工作合力。

  三是强化日常监管防止乱象反弹。改造完成后,涉改老旧小区原则上不能再随意开挖敷设管线,不能再乱搭乱接线缆,要从源头上防止高空“蜘蛛网”问题再发生、再反弹。

  请问,人社部门将采取哪些举措更好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创业?如何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来辽就业创业?

  2024年,省人社厅坚持提早入手、服务前移,全力以赴推动高校毕业生尽早尽快实现就业,真心实意吸引各地人才投身辽宁振兴发展事业。

  一是就业政策打捆打包。重点强化就业创业和引才政策宣传,把就业创业政策送进校园,送进企业,送到毕业生手中,积极打造良好就业创业和劳动保障环境,提高就业质量,最大程度释放政策红利。

  二是公共服务全年不停。针对毕业学年的大学生,在上半年将公共就业服务送进校园,下半年启动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双百日”专项行动,充分发挥基层网格化就业服务体系作用,走村入户上门对接,发挥“大数据+铁脚板+不断线”优势,确保整个毕业学年公共就业服务“不落一人”。

  三是个性需求精准匹配。针对高校毕业生实际需要,“一对一”提供心理疏导、职业介绍、技能提升、创业指导、困难帮扶等个性化服务,重点帮助登记失业青年找到契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赛道,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主动性。

  四是优质岗位供给不断。以市场化就业为主、政策性岗位为辅,深度挖掘优质就业岗位。就业服务专员访企拓岗,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紧密对接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用工需求,事业单位、央企国企集中招聘吸引集聚人才,多措并举做大就业“蓄水池”。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现场提问就进行到这里,感谢各位记者对本场发布会的关注与支持。从上周开始,我们集中利用两周时间,邀请了27家省直单位和相关市,围绕聚力“八大攻坚”全面系统介绍了今年我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情况。各位记者朋友积极参加发布会,在重要版面、重要时段、重要栏目进行了充分报道。在此,对各位记者朋友辛勤的付出表示诚挚的感谢,也请大家持续关注我们此后的新闻发布会。今天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