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欧宝平台人力资源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欧宝平台新闻动态
欧宝平台为广大企业提供更加轻便、高效、经济的人力资源服务
欧宝平台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 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发布时间:2024-01-30 16:33
  |  
阅读量:

  1月24日,人社部举行2023年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人社部新闻发言人陈峰主持发布会,调解仲裁司司长王振麒、信息中心主任宋京燕、办公厅副主任丛向群、就业促进司副司长运东来、职业能力建设司副司长王晓君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

  2023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12月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全年延续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实施援企稳岗,重启一次性扩岗补助,为企业减少成本超过2000亿元。就业补助资金支出超过1000亿元。重点群体就业基本平稳,募集见习岗位超百万,2023年招募“三支一扶”计划人员4.2万人欧宝平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规模继续增加,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达到3397万人。全年累计促进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14万人、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72万人。从走势看,2024年就业工作稳的基础总体牢靠,经济增长将进一步恢复,新旧动能加快转换,新的就业增长点不断出现,为稳就业提供坚实支撑。

  2024年,人社部将继续推出“10+N”公共就业服务系列活动,其中率先开展的是春风行动和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以“春风送岗促就业、精准服务助发展”为主题,聚焦农村劳动者和有用工需求的用人单位,集中开展引导有序外出、促进就近就业和返乡创业、组织招聘用工等服务。活动内容主要包括摸准需求、讲清举措、密集招聘、组织对接、支持创业、暖心服务六方面,整个活动预计将提供就业岗位3000万个。就业援助月面向就业困难人员和残疾失业人员,目前各地已陆续开通“就业大篷车”,组织专场招聘会,相关省份还为地震灾区群众开发临时性公益性岗位,提供跟踪就业服务和心理疏导,并协调捐赠医疗、御寒等急需物资,全力保障受灾群众尽快恢复生产生活。

  2023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个人养老金制度、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等改革平稳推进,基金监管和投资运营不断加强,社保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开展“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经办服务持续优化。截至2023年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0.66亿人、2.44亿人、3.02亿人,同比增加1336万人、566万人、1054万人,其中,工伤保险参保人数首次突破3亿人。全年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7.92万亿元,支出7.09万亿元,年底累计结余8.24万亿元,基金运行总体平稳。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13.79亿人,其中9.62亿人领用电子社保卡。

  近日,人社部联合12个部门在9个省份和雄安新区开展了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应用试点,取得良好成效,并进一步向其他地区推广。

  欧宝平台

  一是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各地“一卡通”能力共建、数据共享、服务联动的基础不断夯实,区域协调、部门协同、部省协作的工作机制不断完善,6个省份进一步完成“一卡通”立法。电子社保卡开通全国“一卡通”服务专区,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对接,跨业务欧宝平台、跨地区、跨部门的“一卡通”应用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二是应用场景日益丰富。人社领域基本实现“全业务用卡”,就业补贴和社保待遇普遍通过社保卡发放。社保卡已全面支持跨省领取养老金、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等服务。各地积极拓展政务服务、交通出行、文化旅游、就医购药等民生服务领域“一卡通”应用,为群众提供了全方位的便民服务。

  三是特色服务亮点纷呈。浙江、青海、青岛等地建成“敬老通”用卡场景、打通社保卡待遇发放和移动支付应用、建成社保卡主题公园,形成政府、商户、银行、群众“一卡通”应用生态圈。

  四是区域“一卡通”成效初步显现。长三角地区已经实现“一卡通”统一办理事项52个;京津冀近期签署了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合作框架协议;川渝地区已开通23项“一卡通”服务,并共建两地城市书房;海南、广东联合发行“广东爱海南旅游年卡”。区域“一卡通”促进了各地基本公共服务政策协同,有力保障了人员流动时公共服务便利共享。

  欧宝平台

  2023年,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职称和职业资格务系列活动,其中率先开展的是春风行动和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以“春风送岗促就业、精准服务助发展”为主题,聚焦农村劳动者和有用工需求的用人单位,集中开展引导有序外出、促进就近就业和返乡创业、组织招聘用工等服务。活动内容主要包括摸准需求、讲清举措、密集招聘、组织对接、支持创业、暖心服务六方面,整个活动预计将提供就业岗位3000万个。就业援助月面向就业困难人员和残疾失业人员,目前各地已陆续开通“就业大篷车”,组织专场招聘会,相关省份还为地震灾区群众开发临时性公益性岗位,提供跟踪就业服务和心理疏导,并协调捐赠医疗、御寒等急需物资,全力保障受灾群众尽快恢复生产生活。

  2023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个人养老金制度、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等改革平稳推进,基金监管和投资运营不断加强,社保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开展“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经办服务持续优化。截至2023年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0.66亿人、2.44亿人、3.02亿人,同比增加1336万人、566万人、1054万人,其中,工伤保险参保人数首次突破3亿人。全年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7.92万亿元,支出7.09万亿元,年底累计结余8.24万亿元,基金运行总体平稳。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13.79亿人,其中9.62亿人领用电子社保卡。

  近日,人社部联合12个部门在9个省份和雄安新区开展了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应用试点,取得良好成效,并进一步向其他地区推广。

  一是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各地“一卡通”能力共建、数据共享、服务联动的基础不断夯实,区域协调、部门协同、部省协作的工作机制不断完善,6个省份进一步完成“一卡通”立法。电子社保卡开通全国“一卡通”服务专区,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对接,跨业务、跨地区、跨部门的“一卡通”应用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二是应用场景日益丰富。人社领域基本实现“全业务用卡”,就业补贴和社保待遇普遍通过社保卡发放。社保卡已全面支持跨省领取养老金、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等服务。各地积极拓展政务服务、交通出行、文化旅游、就医购药等民生服务领域“一卡通”应用,为群众提供了全方位的便民服务。

  三是特色服务亮点纷呈。浙江、青海、青岛等地建成“敬老通”用卡场景、打通社保卡待遇发放和移动支付应用、建成社保卡主题公园,形成政府、商户、银行、群众“一卡通”应用生态圈。

  四是区域“一卡通”成效初步显现。长三角地区已经实现“一卡通”统一办理事项52个;京津冀近期签署了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合作框架协议;川渝地区已开通23项“一卡通”服务,并共建两地城市书房;海南、广东联合发行“广东爱海南旅游年卡”。区域“一卡通”促进了各地基本公共服务政策协同,有力保障了人员流动时公共服务便利共享。

  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农民工职业技能持续提升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广泛推行,各类企业累计评聘特级技师、首席技师3000多人。颁布56个国家职业标准。举办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推进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与工作类居留许可“一窗受理、并联审批、两证联办”。全年开展补贴性职业培训超过1800万人次,取得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证书超过1200万人次。

  近日,人社部印发《关于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意见》,从四方面推动《意见》落实:

  一是进一步促进培训就业工作融通。充分摸排分析农民工知识技能基础、求职就业意愿和技能提升需求,分类组织开展技能培训。推动用工企业与就业服务机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职业培训机构等对接协作,开展企业订单、定向和项目制培训,促进培训就业一体化发展。

  二是进一步支持企业开展培训。支持各类企业对新录用农民工和在岗农民工开展培训,企业吸纳农民工就业并直接组织其培训,而且承担培训成本的,可以按规定将培训补贴直补企业。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

  三是进一步引导农民工参加培训。及时公布、更新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目录和机构目录,方便农民工按需自主选择培训项目和培训机构,按规定落实培训补贴政策。强化零工市场即时快办服务,为零散务工的农民工提供短期实用的技能培训。

  四是进一步优化培训服务管理。加强部门协作,促进培训政策衔接融合,优化补贴申领流程,提升信息化便民服务水平和经办服务效率。加大政策宣传解读力度,提高政策知晓度,促进农民工及时了解、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2023年,人社部加强劳动用工指导,出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合同和书面协议订立等指引指南。持续推进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和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革。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发挥劳动争议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优势,合力化解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加强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建设,开展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

  近日,人社部会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等部门下发了关于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工作的通知,探索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一站式劳动纠纷调解服务。

  一是探索构建一站式调解工作新模式,坚持政策集成、协同联动理念,在平台经济活跃、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较多地区探索打造“人社牵头、部门协同、行业参与”的工作格局,构建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多元联合调解工作模式。

  二是规范有序开展一站式调解工作,明确调解受理范围,包括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与平台企业和用工合作企业之间因劳动报酬、奖惩、休息、职业伤害等劳动纠纷提出的调解申请,帮助当事人在互谅互让基础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

  三是优化完善一站式调解流程,规定了现场调解、网络等渠道发来的调解申请的办理要求,明确一站式调解应自受理之日起15日内结束,双方当事人同意延期的可以延长,延长期限最长不超过15日。

  欧宝平台

  四是促进调解协议的履行和调解与仲裁、诉讼衔接,经调解达成调解协议、依法可以申请仲裁审查或者司法确认的,引导当事人提出申请,进一步强化调解协议的执行力。经过仲裁审查或者司法确认的调解协议,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2023年,人社部全面推进人社领域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探索打造不同层级各具特色的优质服务“样板间”,全面推进数字人社建设,优化线上服务流程,持续推进“一网通办”。目前,各地已形成382个应用场景,开通154项全国性服务,全年服务156亿人次。全国12333热线亿次。

  日前,国务院发布了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将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件事”、退休“一件事”等人社部门服务事项列入2024年重点事项清单。据悉,人社部门将认真落实国务院的部署要求,突出集成、智慧、便捷,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

  一是加快政务服务集成办理,提供集约高效的优质服务。围绕办事流程、服务规范、服务质量,健全完善服务标准,指导各地人社部门加快落实“一件事”事项清单。协同相关部门推进线下办事“只进一门”、线上办事“一网通办”、企业群众诉求“一线应答”,让服务更加集成高效,让企业群众少跑腿、简材料、减时限,体验越来越好。

  二是加快建设“智慧人社”,以数字赋能推进服务提速升级。充分发挥全国人社政务服务平台和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的支撑作用,推动更多高频服务事项全国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深入实施数字人社建设行动,指导各省加快建成一体化信息平台,推进业务联动、数据共享、一体化办理。加快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平台数字化升级,推动实现全业务、跨部门、跨地区用卡,不断拓展居民在就医购药、交通出行、文化体验等领域的应用,实现服务从能办向好办易办转变。

  三是加快惠企利民政策便捷直达,提升服务“最后一公里”质效。做好政策宣传解读,让政策第一时间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大厅,第一时间让企业群众知晓、让经办机构知晓。持续打造“看得懂算得清”“人社日课”等系列品牌,用通俗鲜活的方式让政策深入企业、深入群众。此外,人社部门还将坚持传统服务与智能化服务深度融合,借助银行、邮局、基层平台等下沉服务,不断拓展人社便民服务圈功能,推动优质服务“样板间”地市全覆盖,实现更多的服务就近办、多点办、提速办。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近期,人社部印发《关于强化人社支持举措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推出了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的政策举措。据了解,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突出技术技能人才供给,提升创新发展能力。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设立技能大师工作室等举措,强化民营企业技能人才培养。建立职称评审“绿色通道”或“直通车”,畅通民营企业技术人才评价渠道。将相关人员纳入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推荐选拔范围,健全人才激励机制。

  二是突出优化就业创业服务,支持企业稳岗扩岗。综合运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就业创业等各项涉企政策,强化倾斜支持中小微企业政策导向,健全惠企政策精准直达机制。实施重点企业用工保障,强化民营企业公共就业服务。搭建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扶持民营企业创业发展。

  三是突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建立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和正常增长机制。建立劳动争议预防预警机制,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强化涉民营企业劳动争议仲裁办案指导。优化劳动保障监察服务,营造公平市场环境。

  四是突出社会保险惠企支持,增强利企减负实效。继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等政策,对不裁员、少裁员的民营企业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组织开展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发挥工伤保险降风险作用。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