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市人力社保局按照市政府“‘稳岗乐业’在杭州”民生实事要求,持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千方百计稳企拓岗增就业,抓实培训增量提质促实效,促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助力共同富裕。
2023年,市人力社保局集全系统之力,顺利完成“全市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8.95万人次、城镇新增就业25万人、新增100个市级高质量就业社区(村)”的民生实事项目;截至2023年12月底,已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2.34万人次、城镇新增就业32.92万人、新增100个市级高质量就业社区(村)。
(一)完善政策体系,稳岗拓岗护就业“大盘”。构建稳岗拓岗体系,对全市就业政策进行全面升级和整合,重塑“1+4”具有杭州辨识度的就业创业政策体系,为就业创业工作提供更大力度、更为优化的政策保障。贯彻落实《关于实施春节期间企业稳岗优工促生产“六大行动”的通知》,坚持从保市场主体、增就业岗位着手,聚焦“稳”“促”“扩”,全力稳岗拓岗欧宝平台。全面升级创业扶持政策,扩大创业担保贷款个贷对象范围,降低创业担保贷款利率上限,大力构建集政策、平台、服务于一体的“热带雨林”式创业陪跑生态。深入开展省际劳务协作,扎实做好常态化企业招聘用工服务,加快推进零工市场建设,完善“浙里找零工”线上服务平台,拓宽劳动者就业渠道。
(二)优化技能培训,强化赋能增就业“底色”。构建多元培训体系,出台实施《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杭州市职业培训补贴(资助)实施办法和杭州市职业培训定点机构管理办法的通知》(杭人社发〔2023〕20号),促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开展“送培训”行动,引导企业和培训机构成为“工匠学堂”线上培训平台用户,向留杭省外员工提供免费线上技能培训平台。坚持多方发力,通过镇街发动、机构下沉等方式扩大技能提升行动广度。依托培训机构、行业协会、部门开展培训合格证书、特种作业操作证书、竞赛项目制培训。围绕企业内在需求制订培训计划,推进“项目需求+定向式”培训,推进企业自主认定,充分发挥企业在培训和技能人才认定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引导各区、县(市)利用好自身特色产业和区域优势,推动技能培训多元发展,满足多样化需求。比如:建德市立足本地草莓、豆腐包、家政服务等产业,打造围绕“建德草莓师傅”“建德豆腐包师傅”“建德阿姐”等“建德师傅”培育工程;西湖区充分发挥企业技能人才培养主阵地作用,鼓励引导企业制订技能人才培养长期计划,推行“自主认定+学徒制”培训模式,丰富技能培训模式,提高就业创业技能。
(三)打造数智平台,精准服务强就业“根基”。构建杭州数智服务体系,推进“数智就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实现就业政策“无碍智询”;从“我要办”到“带我办”,实现就业事项“无感智办”;从“层层培训”到“即时指导”,实现就业业务“无差智训”。依托浙江数字人社工作台,开发高质量就业社区(村)系统创建模块,以创建工作为抓手,大力提升基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用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应用场景,将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作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纲举目张推进工作,不断提升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为杭州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贡献人社力量。
(一)聚焦政策执行,全力确保就业形势稳定。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着力加强整合后的就业政策宣传,让享受对象“应知尽知”“应享尽享”,力争全年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左右,确保就业形势稳定。
(二)聚焦精准施策,全力做好重点群体帮扶。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充分发挥现有就业见习基地和“杭州市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站”作用,落实离校未就业毕业生“1311”帮扶责任。加强就业困难人员精准帮扶,实施就业援助精准服务计划,结合各地实际打造“一地一品”的就业服务品牌,探索开发便民服务、“三农”领域公益性岗位。开展失业人员动态监测和跟踪服务。
(三)聚焦提质增效,全力提升公共就业服务。围绕求职就业全过程,将市民码与数智就业平台、线下活动与线上服务、就业创业系统与城市电子地图有机融合,为服务对象打造“一掌通、一站全、一链畅”的“就业创业一张图”服务平台,加快形成具有杭州特色的大就业闭环服务体系。继续完善“浙里就业创业”驾驶舱和子场景建设,深化“数智就业”集成改革,推动更多就业服务事项“无感智办”。开展高质量就业社区(村)创建工作,加强动态监管,打造精品亮点欧宝平台,充分发挥典型引领作用,促进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四)聚焦学有所用,全力缓解就业结构矛盾。鼓励各地修改完善本地技能人才补贴政策和兑现办法,加强政策宣贯。引导企业围绕内在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开展“项目需求+定向式”培训。加大技能人才正面宣传,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的良好氛围,提升劳动者参加技能培训、用人单位培养技能人才的积极性。欧宝平台欧宝平台欧宝平台